09 09 2009年9月9日—16日“万曼之歌—马林·瓦尔班诺夫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文献展 Posted at 11:08:00 in page, 其他展览 by 纤维艺术

“万曼之歌——马林·瓦尔班诺夫与中国新潮美术”

学术文献展

开幕时间:2009年9月9日15:00
展出时间:2009年9月9日—16日
展出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市南山路218号)
主办机构: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机构: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万曼壁挂研究室
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万宋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梳理万曼生命轨迹
展示万曼艺术创作
彰显万曼学术贡献
中国1980 年代的新潮美术运动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动人的一幕。近年来,对于80年代的各种版本的追忆与反思纷纷出炉,“80年代”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唯一的公共话题。然而,我们应如何面对这段“被追补的历史”?如何在此刻和“当年”交织的历史文化情境中重新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其关键之处在于是否能够理清学院与新潮、本土和国际、意识形态和艺术实验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万曼,这位处于东西之间、传统与实验之间的艺术家,为我们重新反思和梳理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深刻而意蕴丰富的个例。
万曼原名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 Varbanov),1932年生于保加利亚,1989年逝世于中国。1953年万曼来中国留学,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1975年移居巴黎,1986年应邀来浙江美术学院讲学,并创建“万曼壁挂研究所”。
作为一名国际性艺术家,万曼既是一位开拓者,又是一位启蒙者。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国际范围来说,促进、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壁挂艺术”;在中国语境中,启蒙了中国学院体制内的现代艺术创作。万曼所倡导的现代壁挂创造活动,打开了学院艺术创作的视野,带来了艺术材料和形态研究的突破。万曼的壁挂艺术在材料上的突破和空间形态的突破催生了一种“软雕塑”,建立了现代造型艺术与建筑设计的新的生命联系,同时也极大地启发了中国早期的装置艺术创作,推动了中国学院内部的第一次媒体变革。
在两个有着悠久的编织传统的国家——保加利亚和中国,万曼创建了与功能和传统决裂的现代壁挂研究机构,成为学院当代艺术研究和创作的重要基地。而在他个人的作品中,他对各种“材料”的自由运用,对空间形态、空间秩序的拓展和把握,也充分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实验精神。他的努力激发了人们重新认识艺术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在他的第二故乡中国,万曼不仅培养了一批走向国际的壁挂艺术家,而且也以其智慧和实验精神鼓舞了刚刚兴起的现代艺术。万曼始终强调把中国气韵和传统元素引入当代创作之中,他从材料、符号、意蕴、气息等不同层面,对中国视觉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使过往的形式与观念重新成为艺术实验的资源,以当代艺术创作重新激活传统,把大家带回对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深思之中,这在1980年代中期狂飙突进的新潮美术中更显其意味深长。万曼以独特的方式打通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隔阂,其极具当代性的融合思路深深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艺术创作。
万曼所倡导的现代壁挂创造活动,在1980年代聚集起一个为数众多的青年艺术家创作群体,其中的许多人,如谷文达、施慧、梁绍基等,早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力量。
2009年,适逢万曼先生逝世20周年,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万曼之歌:马林·瓦尔班诺夫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文献展,旨在梳理万曼生命轨迹,展示万曼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彰显万曼学术贡献,同时也为当前艺术界对艺术新潮的反思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展览涵盖壁挂、装置、绘画、手稿等多种形态,以文献展的形式展示万曼一生的行迹和艺术作品,内容包括照片、笔记、录像等多种文献资料。展览还将同时展现中国现代壁挂运动的参与者和继承者们的新作,梳理万曼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和教育史上留下的学术印迹。该部分参展人员包括:谷文达、施慧、梁绍基、阿萨杜尔、徐进以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万曼壁挂研究室成员。
展览期间,还举办“万曼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座谈会,会议邀请了全国各地十余位艺术家与学者,探讨万曼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中外艺术交流史中的意义,分析他与1980年代中国新潮美术之间的关系。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宋建明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宋建明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为开幕式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为开幕式致辞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H.E. Mr.Georgi Peychinov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H.E. Mr.Georgi Peychinov
保加利亚驻沪领事Mr. Ivan Dimitrov 保加利亚驻沪领事Mr. Ivan Dimitrov
万曼女儿宋小虹女士为开幕式致词 万曼女儿宋小虹女士为开幕式致词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时现场 开幕时现场
“万曼之歌:万曼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文献展展览会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万曼之歌:万曼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文献展展览会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美术馆外面的横幅 美术馆外面的横幅
美术馆一楼大堂,展示了万曼先生的生平,三幅印有万曼先生教育系统设计图的大型喷绘,以及他于1987年创作的三件大型现代壁挂作品《竖式三联》、《丝绸之路遐想》和《对比 美术馆一楼大堂,展示了万曼先生的生平,三幅印有万曼先生教育系统设计图的大型喷绘,以及他于1987年创作的三件大型现代壁挂作品《竖式三联》、《丝绸之路遐想》和《对比
059small 059small
057small 057small
美术馆一楼大堂 美术馆一楼大堂
美术馆一楼大堂 美术馆一楼大堂
美术馆一楼大堂 美术馆一楼大堂
美术馆一楼大堂 美术馆一楼大堂
万曼作品《竖式三联》  1987年  棉线、棕  400cm 万曼作品《竖式三联》 1987年 棉线、棕 400cm
万曼作品《丝绸之路遐想》  1987年  棉线、羊毛线、丝线、剑麻  325 x 700 cm 万曼作品《丝绸之路遐想》 1987年 棉线、羊毛线、丝线、剑麻 325 x 700 cm
万曼作品《丝绸之路遐想》  1987年  棉线、羊毛线、丝线、剑麻  325 x 700 cm 万曼作品《丝绸之路遐想》 1987年 棉线、羊毛线、丝线、剑麻 325 x 700 cm
《对比》  1987年  棉线、绵羊毛线、丝线、剑麻、树脂、纸  400 x 210 x 80 cm 《对比》 1987年 棉线、绵羊毛线、丝线、剑麻、树脂、纸 400 x 210 x 80 cm
万曼作品《棕系列10》  1989年  200?00cm 万曼作品《棕系列10》 1989年 200?00cm
万曼先生的70年代重要现代壁挂作品照 万曼先生的70年代重要现代壁挂作品照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万曼先生的70年代现代壁挂作品,左起:《柱阵系列》、《拜占庭》 万曼先生的70年代现代壁挂作品,左起:《柱阵系列》、《拜占庭》
万曼先生的70年代现代壁挂作品 万曼先生的70年代现代壁挂作品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展览现场
一楼展厅文献展示区 一楼展厅文献展示区
展厅里播放五个当年万曼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主持万曼壁挂研究所期间所拍摄的录像视频 展厅里播放五个当年万曼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主持万曼壁挂研究所期间所拍摄的录像视频
文献柜里展示万曼先生的创作笔记、作品集、以往的出版物、以及当年万曼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主持万曼壁挂研究所期间的文件资料 文献柜里展示万曼先生的创作笔记、作品集、以往的出版物、以及当年万曼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主持万曼壁挂研究所期间的文件资料
万曼先生从童年到80年代的生活照 万曼先生从童年到80年代的生活照
美术馆二楼前厅,展示了万曼和他的同事及学生在1987年上海“中国现代壁挂艺术展览”期间于锦江饭店的合影(第一排 王一波; 第二排左起 徐进、宋小红、李健健、梁绍基、蔡兵; 第三排左起 蔡萌、蔡亮、万曼、朱伟、施慧、谷文达、卢如来),以及历届万曼壁挂研究所成员的作品照。 美术馆二楼前厅,展示了万曼和他的同事及学生在1987年上海“中国现代壁挂艺术展览”期间于锦江饭店的合影(第一排 王一波; 第二排左起 徐进、宋小红、李健健、梁绍基、蔡兵; 第三排左起 蔡萌、蔡亮、万曼、朱伟、施慧、谷文达、卢如来),以及历届万曼壁挂研究所成员的作品照。
美术馆二楼前厅 美术馆二楼前厅
美术馆二楼前厅还展示了当年万曼壁挂研究所成员王一波和徐进的新作 美术馆二楼前厅还展示了当年万曼壁挂研究所成员王一波和徐进的新作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主要分为《跨界与实验》、《观念艺术潮流中的造型艺术家》、《物》、《工作与时日:微观世界的编造技术》、《重建现代性:万曼的东方之路》、《万曼与中国新潮美术》、《万曼的教育系统和思想》和《未实现》八个部分来对万曼先生的艺术及学术贡献展进行详细论述及介绍,现场展示了万曼先生近百幅创作手稿、大量国内外的剪报、展览折页和海报、万曼先生用过的工具和材料、瑞士洛桑“第十三届国际壁挂双年展”的录像视频、以及三幅万曼先生的教育系统设计图原稿等珍贵文献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主要分为《跨界与实验》、《观念艺术潮流中的造型艺术家》、《物》、《工作与时日:微观世界的编造技术》、《重建现代性:万曼的东方之路》、《万曼与中国新潮美术》、《万曼的教育系统和思想》和《未实现》八个部分来对万曼先生的艺术及学术贡献展进行详细论述及介绍,现场展示了万曼先生近百幅创作手稿、大量国内外的剪报、展览折页和海报、万曼先生用过的工具和材料、瑞士洛桑“第十三届国际壁挂双年展”的录像视频、以及三幅万曼先生的教育系统设计图原稿等珍贵文献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万曼先生于70年代所作的创作手稿 万曼先生于70年代所作的创作手稿
万曼先生于70年代所作的创作手稿 万曼先生于70年代所作的创作手稿
万曼先生于70年代所作的创作手稿 万曼先生于70年代所作的创作手稿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二楼主厅,展示了万曼先生当年的学生以及现今万曼壁挂研究室成员的作品,艺术家包括施慧、谷文达、梁绍基、阿萨杜尔和维吉尼亚、单增和黄燕 美术馆二楼主厅,展示了万曼先生当年的学生以及现今万曼壁挂研究室成员的作品,艺术家包括施慧、谷文达、梁绍基、阿萨杜尔和维吉尼亚、单增和黄燕
美术馆二楼主厅 美术馆二楼主厅
美术馆二楼主厅 美术馆二楼主厅
美术馆二楼主厅 美术馆二楼主厅
美术馆三楼主要介绍万曼壁挂研究所的发展,展示了今天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师生艺术面貌,以及工作室的教学理念
            图为万曼壁挂研究所·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1985年至2009年大事记 美术馆三楼主要介绍万曼壁挂研究所的发展,展示了今天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师生艺术面貌,以及工作室的教学理念 图为万曼壁挂研究所·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1985年至2009年大事记
美术馆三楼前厅,《当代纤维艺术教程思想》 美术馆三楼前厅,《当代纤维艺术教程思想》
美术馆三楼前厅 美术馆三楼前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美术馆三楼回廊展厅
“万曼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座谈会现场 “万曼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座谈会现场
宋韧老师发言 宋韧老师发言
殷双喜老师发言 殷双喜老师发言
黄专老师发言 黄专老师发言
费大为老师发言 费大为老师发言
吕澎老师反映 吕澎老师反映
陈侗老师发言 陈侗老师发言
肖峰老师发言 肖峰老师发言
杨振宇老师发言 杨振宇老师发言
孙振华老师发言 孙振华老师发言
施慧老师发言 施慧老师发言
阿萨杜尔老师发言 阿萨杜尔老师发言
单增老师发言 单增老师发言
徐进老师发言 徐进老师发言
朱伟老师发言 朱伟老师发言
段建华老师发言 段建华老师发言
覃大立老师发言 覃大立老师发言


Maryn Varbanov and the Chinese Avant-Garde in the 1980s
An Archival and Educational Exhibition
Opening: 3:00 p.m, 9th September 2009
Date: 9th - 16th September, 2009
Venue: Art Museum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218 Nanshan Road, Hangzhou
Organiser: China Academy of Art
Co-organisers: Varbanov Tapestry Research Centre, China Academy of Art
Visual Culture Research Centre, China Academy of Art
Varbanov Song Art Dome Ltd.
Tracing Maryn Varbanov’s Lifepath
Exhibition of Maryn Varbanov’s Artistic Creations
Display of Maryn Varbanov’s Academic Contributions
The avant-garde movement in China is the most striking episod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art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publications about the Chinese Art in the 1980s were issued and that decade became a unique subject among China’s contemporary art circles.
How should we face this period of history that has been traced? How can we rediscover its value and meaning in the interwoven historic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present moment and of “those days”? The key question is whether this could clarify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the avant-garde, the “local” and the “international”, the ideology and the artistic experiments. Herein, the case of Wanman as an artist who stood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between tradition and experiment, suggests a specific example with a deep and rich implication on how to review this thrilling historic period.
Wanman’s real name is Maryn Varbanov. He was born in Bulgaria in 1932 and passed away in China in 1989. In 1953, he came to China 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and successively studied at Peking University, Central Academy of Art and Central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 In 1975 he moved to Paris and in 1986 was invited to teach at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 (now China Academy of Art) where he established “Maryn Varbanov Tap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As an international artist, Maryn Varbanov is both an explorer and a torchbearer. His contribution is represented in two aspects: promoting,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contemporary tapestry art”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in terms of China, he initiated contemporary art practice within Chinese art education system. The contemporary tapestry experiments proposed by Maryn Varbanov broadened vision of academic artistic creation and brought a breakthrough in material exploration and morphology studies. The so-called “Soft Sculpture” was born out of the breakthroughs in terms of materials and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Varbanov’s art. Vital connections between modern plastic arts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were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it inspired the early Chinese works of installation art and caused the first media reform in art academies of China.
Bulgaria and China are two countries with long weaving traditions. In these two countries, Maryn Varbanov set up contemporary tapestry research institutes that had broken away from functionality and craft traditions and became bases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His free use of “materials” and the way he mastered spatial forms and spatial order also fully demonstrate the experimental spirit of contemporary art. His efforts inspire people to rediscover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rt, nature and society. In his second home country China, Maryn Varbanov not only trained a group of tapestry artists who later became known internationally, his wisdom as well as experimental ethos also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that had just risen up in China. Varbanov constantly emphasised the importance of introduc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ditional elements to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He thoroughly reorganised the Chinese cultural legacy in terms of materials, symbols and spirit, making the legacy of forms and ideas once again a source for artistic experimentation. By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pieces, he reactivated Chinese traditions. In regards of the striking development of the avant-garde art in the mid-80s, such a revisit to the traditions is even more eloquent. In his own distinctive way Maryn Varbanov manage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His eclectic way of thinking deeply influenced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the late 1980s.
In the movement for contemporary tapestry creation initiated by Maryn Varbanov in 1980s, a large group of young artists were gathered. Among them, such as Gu Wenda, Shi Hui and Liang Shaoji, became outstanding figur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n 2009, in order to mark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Maryn Varbanov’s death, China Academy of Art organises an archival and educational exhibition “Maryn Varbanov and the Chinese Avant-Garde in the 1980s” in order to trace Maryn Varbanov’s lifepath, exhibit his artistic creations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a specific perspective for the reflections on Chinese avant-garde.
The exhibition includes tapestries, installations, paintings, manuscripts etc. and presents Maryn Varbanov’s lifelong contribution in the form of an archival exhibition by displaying photographs, notes, videos and other documents. The exhibition also presents Varbanov’s influence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education by exhibiting the latest works of his successors. They are Gu Wenda, Shi Hui, Liang Shaoji, Assadour Markarov, Xu Jin and other members from the Varbanov Tapestry Research Centre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A seminar “Maryn Varbanov and Chinese Avant-Garde in the 1980s” is also organised during the exhibition. Several artists and scholars from all over China are invited to discuss Maryn Varbanov’s artistic achievem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artistic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s well as to analyse his connection with Chinese Avant-Garde in the 1980s.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