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09 2016年9月22日—29日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国际工作坊《世界织造—手艺种子银行,全球的编织,隐喻的编织,当地的编织》杭州站 Posted at 16:39:00 in page, 最新消息 by 纤维艺术
 


   “世界织造”项目是一个实验性的艺术和教育项目,将艺术与教育相结合。本次杭州站工作坊由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与奥斯陆国家艺术学院(KHiO)纤维艺术系、浙江美术馆公共教育部联合主办,并由两校教师及艺术家共同授课。由Hans Hamid Rasmussen携专职教师Anne Knutsen,Hege Bratsberg,以挪威传统的卡片编织为主要授课内容。20位项目活动参与者也是融合了国际学生、社会征集的手艺爱好者以及在校本科生。整个活动不仅安排了具体的卡片编织的学习与实践,还包括周边考察、参观展览、研讨会及展览活动。

 

9月22日 DAY1

1.Dorothee Albrecht 开场介绍世界编织工坊的情况。

 

 

2、纤维艺术系阿萨杜尔·马克洛夫副教授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的发展以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展览情况。

 

 

3、Anne Knutsen介绍卡片编织的历史渊源,以及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它在现代生活中所面对的境遇。

 

 

4、Anne介绍了卡片编织所用的材料和基础知识,组织参与者分组进行卡片编织的练习,掌握卡片编织的基本技法

 


9月23日 DAY2

 

 

  整个活动坊设置了2天的考察活动,策展人刘潇选择了大唐-织袜厂重镇,以及安吉—竹编古镇,两个不同却又极具特色的地方,无意外的都与纺织、织造密切相关的。第一天的大唐“袜艺小镇”考察之行拉开序幕,到达大唐之后,随当地的解说参观了大唐袜业基地,讲解员为学者们概述了大唐袜业的发展与创新,针对袜子的研究和设计,以及所使用材料的研发和使用,介绍其科研成果还有袜子的历史和袜机的演变的过程。

1、学者们受邀参观大唐织袜工厂,参观其制作过程,并了解其制作原理。

 

 

 

2、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坐在工厂的不同地方继续进行自己的卡片编织创作,在这里智能机械与人工传统的手工劳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智能、快速、有序、冰冷;一个有缺失、缓慢、随意、拥有温度。在犹疑之间,产生机械化产物与手工劳作织物的碰撞。

 

 

 

 

 

9月24日 DAY3

1、考察第二天,工作坊一行人到达安吉,先考察了安吉的竹编市场,强烈的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尤其是来自国外的老师和学生们,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对竹制品产生了兴趣,仿佛什么物品都可以用竹子制作,小到茶具瓶瓶罐罐大到桌椅。竹编已经融入安吉人,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品味。

 

 

 

 

2、参观安吉的竹编工厂,竹编师傅专门为我们展示了一整套从开竹到抽成丝,直至最后成器的过程。

 

 

 

 

3、同学们在师傅的教导下,开始尝试做竹编。全程每个人都拥有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制作与记录,对竹编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9月25日 DAY4

  自由活动

 

9月26日 DAY5

  杭州国际三年展开幕,Hans作为参展艺术家出席开幕式,所有学员参观学习研究国内外艺术家作品,并参与研讨会,和艺术家探讨交流。

 

 

 

9月27日 DAY6

 

    全部工作坊老师及参与者全天参与了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研讨会,聆听受邀发言者Jessica Hemmings 、Michal Jachula以及罗秀芝等的发言。

  研究学习《纤维艺术绘画之中国经验》——许嘉、张宇凌、陈浩如的讲座,以及参展艺术家修·洛克、金守子和皮特·海森的个人创作的座谈会。

 

 

 

9月28日 DAY7

  工作坊回到校园,展开关于参与者个人的自我介绍以及对调研活动的思考,互相交流对于此次项目中的各种收获以及接下来的创作灵感,自行组合进行项目创作。

 

 

9月29日 DAY8

  Hans老师带来一场讲座,全部参与的学员讲解自己的创作过程,还有创作理念,并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创作。

 



(文章由宋春阳编,参与者陈雪薇收集整理,感谢参与者俞沁润全程翻译。)微小编/陈曼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