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纤维艺术系毕业作品展
浙江美术馆:2022年6月1日-6月19日
浙江展览馆:2022年6月1日-6月12日
——展览现场——
——博士研究生作品——
指导老师:施慧
陈威
作品名称:《线之屋》—— ▼优秀作品▲
作品材质:金属线
作品尺寸:390x90x200cm
作品阐述:
《线之屋》以基里柯绘画中超现实意味的建筑为意向,建筑在这里只是符号般的表意,通过乱线编织,在建筑形体内部肆意延展,编织成渗透式的线网构造,依靠线的勾连、牵扯等方式占据着空间的维度。线在这里是组成建筑形态的元素,看似无序的线条好像绵密的蛛网,割裂特定的空间和气氛,又勾画和界定了建筑的体块边界。蛛网般纠结、交织的线条建立起某种隐性记忆的联系,在激起的潜意识中寻觅秩序性的线索。线织造了房屋的形体,但线又异化了视觉的现场,乱线和建筑叠绕在一起,肆意滋生,聚成了梦境般绵密的网状,形成了一个“形而上”的不真实空间……观者在驻足凝视时不自觉的被线织就的建筑所迷惑,这个凝固的建筑是建筑与编织的融合,如果织者有其屋的话,那一定是编织的建筑,正所谓“因线成屋”。
作品名称:《2022纤维展亭(2022 Fiber Pavilion)》—— ▼优秀作品▲
作品材质:木板、钉子、蜡线
作品尺寸:400x380x250cm
作品阐述:
《2022纤维展亭(2022 Fiber Pavilion)》是由86个单独的三角形组件构成,其中80个组件通过手工将黑色蜡线编织缠绕在三角形的木框架上形成网状单元格。网状单元格的灵感来源于绕线编织的纤维结构,这个纤维结构展现了编织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特有的轻质结构原则。黑色蜡线缠绕制作的网状单元格,用线绳牵拉编织形成线的排列和线层叠加,以有序的线性构造呈现一种富有韵律的美。以线为元素,对空间形态进行想像,运用编织手法和数理逻辑,让线绳在特定形体上缠绕编织出丰富的线层,使秩序之美得以显现。作品纯粹以线为手段的编织,超越了传统编织的范畴,带来了一种异化的视觉体验。线绳牵拉层叠塑造形态,融入了一种韵律之美,一种由线编织而成的空间形态。三角形的网状单元格组合成拱形的建筑形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展示了跨学科思维对形态设计、材料和制作模式产生的拓展和影响。作品为未来运用机械臂、机器人进行数字织造,探索空间形态的编织结构,提供了某种实验和发展方向。
李军毓
作品名称:《2019-2022:缝纫机、监控与双面镜》
作品材质:现成物、口罩、影像
作品尺寸:400x200x280cm;影片时长:1h 18min
作品阐述:
自2019年以来的新冠(COVID-19)疫情将世界割裂为前疫情时代与后疫情时代,正在经历着这场疫情的我们已经逐渐习惯被隔离、被检测与监测、被各种各样的条码标签化。然而,人与人之间在寻求庇护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将自我抽离,甚至将他人视为一种危险的存在。在此意义上,一方面在大数据的笼罩中人与人被异化为一组数据物,通过绿、红、黄来甄别人们与病毒的距离。另一方面,口罩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却将人与人彻底的同一化抑或是分离开来。以至于,最终标志着身份的不再是“个体”的面容(Face)而是一串记录着行踪的二维条码(2-dimensional bar code)。
最终,在后疫情时代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许才是一种真正的(非生理意义上)的“后遗症”。福柯曾认为人们必然将他者隔离、监视来佐证自己的健康。今天,我们同时处于隔离与等待被隔离的状态中,科技的进步使疾病的传播、致死率逐渐降低,但同时病毒作为一种原初的“生命”形态,却变得更加善于隐匿,甚至是逃离控制。因此,我们在隔离时失去的自由被异化为某种庇护的存在。在生命与自由之间的“作茧自缚”,在“自我与他者”分离中注视着规训与庇护的异化。回到一个场所——它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同时也是某种抵抗异化的方式,它试图呈现一种身体(生命)与物质(自然)之间最为原初的触碰感。而这种触觉材料正是来自具有三重的网状结构——口罩。作品通过口罩包裹的日常用品组成了一个起居空间,这个空间理应是我们在隔离时与之相处最久、最熟悉的空间,然而作品通过一种“非常规”的异化,即通过对物品外观以及放置方式的改变来暗示着一种被异化了的生存空间。这亦如正在被改变着的物理世界,在狭窄的空间中被日常用品簇拥着的压抑感与孤寂感,在魔幻现实中被异常放大。这种放大同时也被影像,作为一种存储方式所记录着……
展览第一天,作者将在这个“起居空间”中度过一天,顶部安置的摄像头将把空间内的画面实时转播至并列空间的屏幕之上。在第一天之后,空间将被开放,邀请参观者进入空间活动,同时在并列空间中可看到“第一天”监控画面的循环往复,作者以一种虚拟的身体始终参与其中并时刻发出“邀请”。因此,作品将由两个独立的“空间”所组成,空间A为主空间——它是通过口罩包裹日常用品(物)所组成的一个半封闭式空间;空间B作为外延空间主要呈现A空间中所记录的的影像画面。其次,影像画面在记录整个被口罩所“笼罩”的空间的同时也记录着作者在其中生存、隔离的一天。同时,空间A与空间B的也透过一个双面镜的装置形成一种观看与被观看之间的疏离。
——硕士研究生作品——
指导老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 单增
常维静
作品名称:《森林挂幕》
作品材质:丝绸、管广玉兰树叶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多个尺寸
作品阐述:
以“共情环境”为主题。作者通过创办社区工作坊,和将作品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方式去探索生命体之间的共感、共知、共行的共情关系。作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四期社区拓印工作坊。作者通过“拓印”工艺将参与者团结在一起进行艺术创作,共完成 4 张挂幕。二,作者通过丝绸的植物热转印,和广玉兰树叶的编织两种艺术语言,制作出 25 幅挂幕。并将这些挂幕布置在树林中、校园里和美术馆内等环境中,构建艺术与树林、同学、工人、观众等多重生命体之间的共情情景。
汤颖 & 魏夏子
作品名:《洸》(影像、装置结合)
作品材质:冰、石头、叶子等
作品尺寸:可变
影像3‘13’’&103‘43’‘
作品阐述:
洸者,水涌光也。
我们往自然之物中寻觅某种神秘美好的连结,于存在与消失之间捕捉某种本真的轮廓。
长长的绳索吊下来,与风铃中心的石子相连接,石子敲击在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一个个风铃沿着 路悬挂在树上。冰块消逝后,只留下绳索和石子垂吊在风中。随着时间流逝,仿佛一切都没有发 生,一切都融合在了自然之中。然雁过留痕,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品名:《寻根之旅 》(影像)
作品材质:冰、糖等
作品尺寸:可变
影像9‘12’‘&10‘1’‘
作品阐述:
浮游于天地之间,欢喜畅快。瞬息变幻,亦是永恒。山青水绿,望高眺远。
寻根之旅是一个游记故事,置身于天地之间,顺着水流飘荡下去,它很像一封封的信件。我们常常有很多话要说,对天地,对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对亲人朋友,但到了要说出来的时候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已经说了又不知道说了什么。我们用糖用冰来表达这种稍纵即逝的感受,好像是一种修行,在这种流逝中我们找到了一种永恒,又没有办法去遗忘掉世间的热爱。
我们希望寻根之旅是朴素自然的,它远离喧嚣,就像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它记下很多经历,然后把一切痕迹都交托给流水。生活有很多沟沟壑壑,可能并不好看也不华丽,但我们的心不会因此放弃跳动。就好似那橙亮的旗子,它寄托着我们的情感,指引着我们的方向。
王舒艺
作品名称:《她》
作品材质:铁丝、毛毡、线、泡沫、塑料
作品尺寸:400x250x3cm
作品阐释:
《她》系列是我通过对生活与成长的思考,从封闭自我到敞开心扉的过程,也是从索取到给予的转变。在当下纷杂 的环境中,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奔溃无助的时刻,希望被爱、被理 解、被包容和保护。我曾是那个哀求被爱的孩子,现在我希望通过作品,给予那些有同样感受的人们一些慰藉。
吴单燕如
作品名称:《女流》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300×115×128cm
作品阐释:
在我心目中女性是血红色的,苦痛的和锋利的,不需要其它的装饰,当你看到她的时候你便会明白“她”是什么:她像鸟、像鱼,可以去任意倘徉,她也像植物一般静默地生长凋谢,她有一个被伤害和贬低的名字——“女流”。
夏雨
作品名称:《你觉得完美的人生路是什么样的?》
作品材质:土花布、方言、二维码音频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阐述:
每个个体簇拥着形成集体,不同的路交错相交,在路的入口处扫一扫二维码,听听人类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完美人生路的样子。“完美的人生”本身是个伪命题,然而在这个伪命题面前,每个人又都有自己对完美人生的定义,这样就表达出了差异化和不确定性。二维码是当代社会中社交平台上一个重要的元素,用方言这种传统的意识形态表达出当今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态度。
张斌
作品名称:《礼物》
作品材质:液晶显示屏、显示器驱动板、亚克力、毛线
作品尺寸:25x60x6cm
作品阐述:
将母亲织给我的毛衣拆成线,用拆下来的线织成一束盛开的花。
作品名称:《一条被掩盖的河流No.1》
作品材质:土壤、LED曲面屏幕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阐述:
我拍摄了河流流水的影像,并将影像插在土壤之上,重现我记忆中的那条河流。
张宛莹
作品名称:《海海》
作品材质:金属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阐述: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
李诗晴
作品名称:《ta说我该这样》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尺寸:210x350x350cm
作品阐述:
文字是有力量的。我在创作过程中精简了日常生活中身边人对我的人生做出的“规划”,将这些“规划”简化成六个字:让,学,工,相,结,生。它们分别代表了他/她人认为的我的人生的几大阶段:出生,谦让,学习,工作,相亲,结婚,生子。作品分为编织和文字两个部分,编织的部分像藤蔓、像绳索,纠缠着代表着人生阶段的文字向下坠。作品试图表现出当这几个字可以代表大部分与我同龄的女性的生活经历时,我与她们中的有些人在寻求挣脱的现状。
——2022纤维艺术系毕业作品掠影——
编辑:辛齐
摄影:辛齐,艺术家本人提供
审核:应歆珣,辛齐
下期将推送2022纤维艺术系本科毕业生作品展/ 纤维造型艺术工作室,敬请关注!